<fieldset id="a8ioc"><menu id="a8ioc"></menu></fieldset>
  • <ul id="a8ioc"><sup id="a8ioc"></sup></ul>
  • <ul id="a8ioc"><sup id="a8ioc"></sup></ul>
  • 首頁 - 公司
    快速評論

    上午辟謠下午打臉!榮耀CEO趙明剛剛下課,華為舊將上位

    來源:深藍財經 瀏覽: 2025-01-20 10:45:13
    來源|深藍財經撰文|楊波知名手機大廠榮耀CEO趙明的去向,塵埃落定!據媒體報道,1月17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同時決定由李健任CEO職務。”值得注意的是,兩天前,趙明離職的傳言甚囂塵上...

    來源|深藍財經

    撰文|楊波

    知名手機大廠榮耀CEO趙明的去向,塵埃落定!

    據媒體報道,1月17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同時決定由李健任CEO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兩天前,趙明離職的傳言甚囂塵上,當時榮耀方面堅決否認

    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榮耀和華為之間,還存在蜜月關系嗎?

    博弈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4年12月28日,榮耀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榮耀宣布將適時啟動IPO進程。

    然而,圍繞公司最高權力中心的董事會與管理層之間的博弈,一直未決。

    有媒體報道稱,12月,趙明曾因高管人事權問題,與董事會進行了一輪磋商,但未能取得結果。透過天眼查數據可知,深圳本地國有資本控制了榮耀的大多數股份。

    而榮耀的經營管理層,主要來自原華為系高管。

    如今看來,前CEO趙明的離職,或許是這種博弈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李健也是前華為的一員猛將。

    公開資料顯示,李健出生于1973年,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他碩士畢業后便加入了華為,至今已有21年。李健曾在中東北非等海外市場,擔任過管理和銷售等崗位,最高曾擔任華為公司的監事。

    2021年,李健加入新榮耀,先后擔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眾所周知,榮耀曾是華為的子品牌。

    在華為遭受制裁后,華為不得不出售榮耀品牌。

    2020年11月,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收購華為持有的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

    收購后,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榮耀的實際控制人也變為深圳國資。

    當時,收購方還承諾,所有權變化不會影響榮耀的發展方向,榮耀高層及團隊將保持穩定。因此,趙明也一直擔任榮耀的CEO。

    資料顯示,趙明擔任榮耀CEO期間,榮耀在銷售額和銷量方面持續多個季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并在2020年一度成為中國Top2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也成績斐然,如在俄羅斯超越三星成為第一手機品牌,在法國、意大利、沙特、捷克、芬蘭等市場長期躋身Top5行列。

    所以,此次趙明的離職,外界確實頗感意外

    有評論人士表示,很多重大的人事or資本變動,pr甚至是最后才知道的。

    微妙的關系

    從股權層面看,榮耀和華為已毫無關系,只是管理層仍多為華為舊將。

    在華為被制裁的那幾年,榮耀和華為之間那種隱含的“曖昧”關系,其實吸引了一部分華為粉絲的支持。

    比如大家熟悉的不少網絡熱“梗”,“玩歸玩鬧歸鬧,松山湖開會別遲到!”“松山湖挖寶”“與華為共用圖紙”等。

    這種曖昧,很容易贏得華為粉絲的好感。

    但是榮耀方面堅決否認。

    比如華為三折屏手機和榮耀MagicV3有些相似,有人說華為抄襲榮耀,也有人稱榮耀率先拿到華為的圖紙。趙明表示,“自己已經很多年沒回過松山湖了”。

    關于外界一直調侃的榮耀與華為“共用圖紙”,趙明則回應,“所有的技術創新都是自主的”,比如青海湖電池,最薄內折、外折等技術。

    然而,這種曖昧關系,隨著華為手機業務的強勢回歸,窗戶紙慢慢被捅破了。

    2023年9月,華為手機業務強勢回歸。華為Mate60系列發布,搭載自研的麒麟9000s芯片,支持雙衛星通信,采用玄武架構,一經發售,引發粉絲熱捧。

    有數據顯示,Mate60系列從2023年9月至2024年11月,總銷量突破1400萬臺。

    2024年12月,華為趁熱發布Mate70系列,市場銷量表現遠超Mate60系列。

    目前來看,華為手機增長勢頭迅猛,數據便是證明。

    據權威機構IDC公布的2024年Q4中國手機市場排名顯示,華為手機以18.04%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市場第一,超過小米、蘋果。而榮耀新機激活量為962.28萬臺,上年同期為1111.16萬臺。

    為什么華為登頂,榮耀就大滑坡?

    你很難解釋。可能最好的解釋,就是榮耀的客戶,轉投了華為。

    因為在很多人認知里,還停留在榮耀是華為旗下的,榮耀手機用的華為技術這個層面...如今,真的華為回來了,自然沒必要買替代品了...此外,種種跡象表明,榮耀和華為的蜜月期已經過去。

    2023年6月,榮耀90系列手機在自家官網上宣稱采用了3840Hz的超高頻PWM調光技術,趙明宣稱“零風險”。

    但華為高管卻不這么認為,華為終端BGCTO李小龍回應道:“這叫什么‘零風險’屏幕啊,應該叫‘零收益’屏幕吧”。

    兩位高管隔空互懟。

    2024年1月,在榮耀Magic6的亮相儀式上,趙明對華為Mate60Pro進行了多方面比較,從攝影功能到衛星通信技術,展現了兩家公司在各個領域的競爭態勢。

    這也是多年來,榮耀首次如此直截了當地與華為產品正面PK。發布會現場,還有人高喊“干翻華為”

    去年12月,華為余承東在Mate70發布會上火力全開,他說:“靠抄襲是沒有未來的。”

    一時之間眾說紛紜,有人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榮耀:“說的不就是榮耀嘛!”趙明后來回應,同意老余說的“抄襲沒有未來”。不過網友曬出對比圖,確實又很像...

    此外,今年以來,華為在中低端市場也開始發力。1月,華為發布了全新的暢享70X系列,72小時內銷量便突破12萬臺大關,成功助力華為在1500元至2500元價格檔位的市場份額登頂。

    所以,榮耀今年的市場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

    雙方,也真正回歸到市場競爭關系中。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2020年深圳國資從華為手中收購榮耀時的價格,可能高達約2600億元。而根據一份榮耀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于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估值定在2000億元。

    在這種背景下,榮耀IPO成了必須盡快完成的任務。

    此時還不上市,等著估值再降降?大量的資本還怎么退出啊?

    最后,你們覺得榮耀有機會“干翻華為”嗎?


    深藍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新聞

    推薦用戶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